路得記12 兌現你生命中的承諾
信守承諾已經成為她生命中最大的資源而不是耗損,是支持她最大的力量而不是重擔;摩押女子路得和以色列人成了強烈的對比;......她像一把高舉的火炬般發出光輝,帶領以色列人以生命兌現他們的諾言。她不只是一個宗教儀式中的參與者,而是一個聖潔生活的追求實踐者。
路得記-10 生命的挑戰和機會
我們看見一個強烈的張力存在我們的信仰生活中:一方面,信實的上帝已將整個迦南地賜給以色列,另一方面,以色列人必須藉著信心來征服得勝,這種挑戰和機會的交織,乃是上帝和人同工的方式,也是從應許到應驗的信仰旅程。
路得記-09 生命的轉捩點
生命需要被陶塑,需要不斷的學習,人對上帝的認識,也反照了人對自己生命的認識;苦難會把人帶到上帝面前,就像生命的潮浪會將一切外在的事物沖刷歸於虛無,唯有最真實的內心會被顯露出來,獨自面對上帝。
路得記-02 走錯方向的人
個人選擇了不同的方向,就會為自己的生命帶來不同的結果,團體的領導者若選錯了方向,就會為團體帶來消極、負面的命運,當以色列的士師們任意而行時,帶來的就是以色列靈性生命的貧乏、衰弱、痛苦、死亡了;
1:1 當士師秉政的時候,國中遭遇饑荒。在猶大、伯利恆,有一個人帶著妻子和兩個兒子往摩押地去寄居。
1:2 這人名叫以利米勒,他的妻名叫拿俄米;他兩個兒子,一個名叫瑪倫,一個名叫基連,都是猶大的伯利恆的以法他人。他們到了摩押地,就住在那裡。
1:3 後來拿俄米的丈夫以利米勒死了,剩下婦人和她兩個兒子。

在巴勒斯坦的以色列人雖然掌握了農作的基本技巧和知識,但仍只是勉強能仰賴生產的農作物以供應生活所需,無法執行長期的儲糧計畫(如約瑟在埃及地所做的),或是長程的糧食轉運的工作;故事中的饑荒是發生在局部性地區,鄰近的摩押地就免受於難,傳統上,因為乾旱和昆蟲所造成的災害飢荒一向被視為是違反立約所受的咒詛(申命記28:23-24;38-42),有的注釋家認為飢荒的原因即是士師時代「個人任意而行」所受到上帝的處罰,然而在經文中並沒有這樣的主張,而且其中的信息遠遠超越這種簡單的因果論。
聖經廣泛的背景都指出:摩押地是外邦中一個不受歡迎的地方,在士師秉政的時代摩押也是壓迫以色列人的諸國之一,律法禁止摩押人進入以色列人的宗教聚會,與摩押人通婚所生的子孫十代都不進入耶和華的會,也不准以色列人從摩押人得到益處(申命記23:3-6),到了尼希米的時期,也重述此律法,要求以色列人和所有異族人所生的後代子孫隔離(尼希米13:1-3),路得記故事就是以一個從猶太地的伯利恆走向摩押地的人為背景,但故事真正的開始是在他的家人從摩押地走回伯利恆的時候。於是路得記的故事一開始就出現兩個完全不同的方向:在第1節是「有一個人」帶著妻子和兩個兒子往摩押地去寄居,雖說寄居(暫時居住之意),他們卻一住10年,10的數字含有完整的意思,似乎他根本就沒想要再回去,結果是他自己和兩個兒子都死在摩押地。第7節則呈現另一個完全不同的方向,「她」(原文是那個婦人)和兩個兒婦「……起身,要從摩押地歸回」,「起身」代表一個新的行程的開始,故事於是展開。故事裡絲毫也沒有暗示飢荒是因為上帝咒詛的結果,反而強調「耶和華眷顧自己的百姓,賜糧食與他們」(第6節),路得記對我們傳達的信息絕非簡單的因果論,也非將一切禍都因歸諸於摩押女子的狹隘種族主義。
「亞比米勒」這個名字只出現一次,在整個故事中他不過是一個已經死去的人,只是用來做陪襯而已;這個名字的意思是:「耶和華上帝是王」、「我的上帝是王」。這個名字自正是整個士師時代最大的諷刺,以色列人宣稱耶和華上帝是他的王,然而他們卻過著「那時,以色列中沒有王,各人任意而行」的生活,以色列的靈性已經死亡了,他選擇自以為有利益的路,卻不肯信靠眷顧他的上帝。
以色列的命運在拿俄米這個名字的變化中顯露出來,原來的意思是「甘甜」、「可愛」,作者玩弄文字遊戲的將拿俄米--就是甜的意思--這個名字改為瑪拉--就是苦的意思(第20節)。個人選擇了不同的方向,就會為自己的生命帶來不同的結果,團體的領導者若選錯了方向,就會為團體帶來消極、負面的命運,當以色列的士師們任意而行時,帶來的就是以色列靈性生命的貧乏、衰弱、痛苦、死亡了;在故事中亞比米勒的兩個兒子的名字說明了這個事實:「瑪倫」意思是「衰弱」、「生病」,「基連」的意思則是「憔悴」、「死亡」。
耶穌說:「你們要進窄門。因為引到滅亡,那門是寬的,路是大的,進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門是窄的,路是小的,找著的人也少」(馬太7:13-14)許多人選擇自以為最有利益的路,卻不肯信靠上帝的眷顧,生活中的引誘經常會出現,各樣的試探也總是存在的;在聖經中,有另一個完全改變生命方向的人值得我們學習,保羅說:「只是我先前以為與我有益的,我現在因基督都當作有損的……為要得著基督」(腓立比書3:7);你的方向對了嗎?你所想要得著的是甚麼呢?
【默想】
l 甚麼是對你的生命有益的呢?甚麼是有害的呢?甚麼是你生命中的窄門?
l 「為要得著基督」這句話對我們教會的事工有甚麼啟發呢?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