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得記-13 你看見了嗎?

 飢餓、疾病、貧窮、卑賤等任何想得出來的形容詞,都不足以說出他們在現實生活的壓迫(包括政治、經濟、社會、宗教、文化、性別等)所承受重擔,而到底在「人」的世界中,他們是「存在(exist)?/不存在(unexist)?」這才是他們生命最深處的吶喊與掙扎。




2:4  波阿斯正從伯利恆來,對收割的人說:「願耶和華與你們同在!」他們回答說:「願耶和華賜福與你!」
2:5  波阿斯問監管收割的僕人說:「那是誰家的女子?」
2:6  監管收割的僕人回答說:「是那摩押女子......


「願耶和華與你們同在!」這句日常問安的話在現代生活中已經從原來的「God be with  ye (上帝與你同在)」簡化為「good bye」而失去原有的宗教意義。許多人和註釋都強調波阿斯是一個將工作、信仰、生活相結合的人,主要是在於他到麥田間巡視收割的工作,並且對收割的人以上帝之名互相請安。如果對於波阿斯的強調僅止於他關心自己的收成以及用當時一般用語對人作口頭禪式的問安,以此來作為「將工作、信仰、生活相結合」的解釋依據,這就未免是牽強附會,而且是以宗教的優越感來自我滿足的小題大作了。

藉著一句簡單的問話:「那是誰家的女子?」使波阿斯「看見」的並不是在於麥田的收成如何,而是在於路得的處境;波阿斯的「看見」是整個故事所以峰迴路轉的重點。在我們現實的生活中,許多人是被人「視而不見」的,包括外籍勞工、外籍配偶、經濟貧乏者、家庭破碎者、精神病患者、同性戀者、重度殘障者、AIDS患者等,也因此這些所謂的社會邊緣人對我們的生活來說是成為「不存在」的人,諷刺的是我們甚至對「鄰居」都視而不見,只是生活在一個共同區域內的陌生人而已;即使在我們家中工作多年的菲律賓、越南等外籍看護、勞工,在我們的談話中也經常只是一個沒有名字的「外勞仔」而已,就像監管收割的僕人所說的:「是那摩押女子」一樣。

一個「外邦的」、「摩押的」、「女子」、「寡婦」、「拾穗者」的路得,正代表著社會生活中的最弱勢者,甚至是被拒絕於耶和華的聖會之外,是以色列宗教認為在上帝面前也不存在的人。這些社會弱勢者在生活中所承受的,不只是來自於個人性的罪,也是整個社會、制度的罪;從經濟、政治、教育、文化、國家、宗教等各方面的壓迫,於是他們成為社會中沒有名字、被視而不見的「人」。飢餓、疾病、貧窮、卑賤等任何想得出來的形容詞,都不足以說出他們在現實生活的壓迫(包括政治、經濟、社會、宗教、文化、性別等)所承受重擔,而到底在「人」的世界中,他們是「存在(exist)?/不存在(unexist)?」這才是他們生命最深處的吶喊與掙扎。然而這樣的社會弱勢者同樣的渴望在社會生活中得到「人」的尊嚴與價值,渴望得到上帝的救恩,渴望著彌賽亞的來臨,渴望著在上帝面前成為一個「存在」的人。這種在作為一個人的生命中最卑微的祈求,藉著路得所說的話:「容我往田間去,我蒙誰的恩,就在誰的身後拾取麥穗」(2:2)表露出來。

要以波阿斯平常宗教用語請安的話來強調他是一個將「工作、信仰、生活」相結合的人,這樣的態度和解釋正說出了多數教會和基督徒的心態,將宣教真正的關心以「分別為聖」的藉口從真實世界的生活抽離,這樣的宣教實際關心的只是個人屬靈的滿足感,造成教會的自以為義,假好偽善。故事中,波阿斯藉著「看見」將自己和整個故事連結,因為這樣的「看見」,路得對波阿斯成為一個具體存在、有血有肉的人。這樣的「看見」是整個故事所以峰迴路轉的重點,也才是將「工作、信仰、生活」相結合的開始

在猶太人的社會中,有許多同樣被「視而不見」、「不存在」的人,包括了稅吏、娼妓、瘸腿、痲瘋、鬼附身、瞎眼、聾子、患血漏的婦女、撒馬利亞的婦女、羅馬的百夫長、迦南的婦女……,然而「耶穌出來,見有許多的人,就憐憫他們,因為他們如同羊沒有牧人一般,於是開口教訓他們許多道理………,耶穌回答說:你們給他們吃吧………(馬可6:34-37),耶穌是清楚的「看見」他們生命中可憐的情況,感受到他們心靈的悸動,聽見他們的禱告,也清楚他們實際生活中物質的需要。藉著耶穌的宣教與工作,使他們在上帝面前成為存在的、被看見的、活生生的人,在上帝國的福音之下,他們不再是被視而不見的無名者,而是被基督所邀請、應許、祝福,上帝國新的子民。耶穌不是高高在上,安坐於榮耀的寶座遙不可及,而是和弱勢者一起聚集、用餐,對弱勢者述說天國的福音,邀請弱勢者進入上帝的家庭;在被猶太宗教「神聖的宗教傳統」視而不見無名的弱勢者之中,上帝的國度藉著耶穌的宣揚,悄然無聲、卻以翻山倒海的力量向這個世界展開了。

「耶和華說:我的百姓在埃及所受的困苦,我實在看見了」(出埃及記3:7);惟有藉著這樣的「看見」,教會的宣教事工才能成為有血有肉的見證。但絕不要自高自大的以為因為我們的宣教才將上帝的國帶到人的生活中,因為上帝的國已經藉著耶穌應許給所有弱勢者,反而是我們這種以宗教自以為義的人受到拒絕;我們都必須學習從這樣的「看見」開始改變自己。

默想
l   你重新看見那些原來被「視而不見」、「不存在」的人了嗎?
l   你的困苦,上帝都看見了,你的禱告,上帝都聽見了。




耶和華靠近傷心的人,拯救靈性痛悔的人
我的心感受主恩的美善,敬畏祂的什麼都不缺
耶和華垂聽困苦人呼求,救我脫離一切患難
祂必在四圍安營搭救我,信靠祂的什麼都不缺

我要時時稱頌耶和華,讚美祂的話必常在我口中
我的心要因為耶和華誇耀,謙卑人聽見就要大喜樂

耶和華靠近傷心的人,拯救靈性痛悔的人。(詩篇 34:18)
神所要的祭就是憂傷的靈;神啊,憂傷痛悔的心,你必不輕看。(詩¬篇 51:17)
我的心哪,你要稱頌耶和華!不可忘記他的一切恩惠!(詩篇 103:2)


God loves a lullaby   祂深愛聽
In a mothers tears in the dead of night   在夜深人靜時母親含淚唱出的安眠曲
Better than a Hallelujah sometimes.    勝過一句"讚美主"
God loves the drunkards cry,    祂深愛聽醉漢傷心痛悔
The soldiers plea not to let him die   軍人懇求不要讓他死亡
Better than a Hallelujah sometimes.    勝過一句"讚美主"
We pour out our miseries   傾訴那些悲慘與不幸
God just hears a melody   祂看做感人肺腑的旋律
Beautiful the mess we are   失去那些曾經的美好
The honest cries of breaking hearts   因著破碎的心 所流真誠的淚
Are better than a Hallelujah.    勝過一句"讚美主"
The woman holding on for life,    婦人為生活而堅持
The dying man giving up the fight   垂死的人放棄掙紮
Are better than a Hallelujah sometimes   勝過一句"讚美主"
The tears of shame for what's been done,    因做了蒙羞的事所落下的眼淚
The silence when the words won't come   因諾言無法實現所帶來的沉默
Are better than a Hallelujah sometimes.    勝過一句"讚美主"
Better than a church bell ringing,    勝過教堂傳來的鐘聲
Better than a choir singing out, singing out.    勝過聖徒齊聲的歌頌


《附錄》 是我應該謝謝你

李家同。聯合報。200514

陳董事長上星期在我們醫院裡逝世了,葬禮也已舉行。但是,昨天他的兒子打電話給我,說有些問題要問我,我們約好了在一家咖啡館見面。
陳董事長在我們醫院裡住了兩個月,他這種人當然有一本記事本,重要的事情會進入這本冊子,先生的兒子和我見面的時候,他給我看的就是先生的記事本。
這本記事本上所記錄的資料大多是先生在他的事業上所做的決定,包含如何發股份,如何發行公司債等等。但是在先生去世前的一個月,記事本裡出現很多令人困惑的句子。先生的兒子用紅筆勾了以下的幾個句子:
我願意。
我終於見到了。
是我應該感謝你。
如果他要來,誰都擋不了的。
這些話的確看起來很令人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可是我慢慢地想起來了,這中間所發生的事,是很神祕的。
陳董事長住的病房,是醫院的超級特等病房,有好幾間房間,病房佈置得像臥室,除了臥房以外,這種特等病房還有會客室和辦公室,辦公室裡有完善的通訊設備,電話、傳真機、電腦、網路等等一應俱全。當初我們設計了這種病房,專門給那些大亨病人用的。大亨病人當然要有隱私權,所以特種病房有一個入口,而且二十四小時都有警衛看守,閒人勿進。
陳董事長患的是癌症,而且是末期,他很冷靜,知道大勢已去,只求不要太痛苦即可。當然像他這種人,事業如此成功,叫他完全不管事,是不可能的,事業集團的極重要決定,他仍在管。可是他日漸消瘦,管的事情當然是越來越少了。
有一天他告訴我一件奇怪的事,他說他昨天晚上看到有人推了一輛手推車走過,車子上放滿了換洗的衣服及被單,好像要送去洗,推車的人非常瘦小,比他小很多,也比他瘦很多,而且跛腳,走起來一跛一跛的。就這麼巧,車子在他房門口翻倒了,那位瘦小又殘障的工友無法將車子推起來,他站在門口,向他看著,一臉求助的表情,雖然沒有說話,董事長懂得他的意思。他在問「你願意幫我的忙嗎?」
我問陳董事長怎麼回答的,他說,他當時的回答是「我願意」。
我知道陳董事長是待病之身,何來力氣去將倒下的車子扶正?他說他事後也很奇怪他哪來的力量,可是他的確將車子扶正了,而且他發現那位工友推車的時候非常吃力,所以他就將車子推到了走廊的盡頭。
我知道這位董事長不會假造一個故事來騙我,他騙我幹嘛?可是,我覺得這件事情有點奇怪,我們醫院裡大概不會用殘障的人做這種推車的工作的,多危險?萬一出事,我們一定要吃上官司的,但是我並沒有將這件事情放在心上,我甚至想,也許陳先生病得很重了,有些幻想。
大概二個星期以後,先生又提起了那位殘障而瘦小的工友,他說這位工友常在晚上出現,他也一定會去幫他推車。這一次,我緊張起來了,因為這一定是不可能的事。我自己去問警衛,他們說從未有人在深夜進去過,也從未看到過殘障的工友。我去問了院方的總務處,他們說醫院裡不可能用殘障的工友做推車的工作,的確有人會去特種病房拿換洗的衣服,他們都是白天去的,晚上病人要睡覺休息,他們怎麼會去收衣服?
我將陳董事長的故事報告了院長,他認為這一定是先生的幻想,這個人是不可能存在的。
但是先生卻對這件事情很認真,我注意到他有一種很顯著的改變,在以前,他對他的病感到相當地怨恨,總覺得不太能接受。可是最近,他的心思好像有些轉變了,有一天,他甚至約我好好地聊一聊。
他說他從來沒有看過如此不幸的人,他的孩子人人個子高大,體格都很好,他朋友的孩子們也都如此。他還是第一次看到一位如此瘦小的人,尤其令他感到不安的是,這個人還不良於行,是個殘障的人。
陳董事長說他一天早晨醒來,忽然想通了,這種不幸的人一定早已存在的,只是他的世界中,沒有這種人,也許他曾經在街上看到過,但是他對這種人毫不關心,因此看到了,也等於沒有看到,這次他終於看到了。
先生是一個做事非常徹底的人,他的下屬在短期內替他在網路上找到了人類各種悲慘的照片和統計資料。他在電腦上將這些資料找出來給我看,他很感慨地告訴我,他過了七十幾年的日子,從來沒有想到世界上有很多可憐的人。
我後來才知道先生的下屬都是極為能幹的人,只要他說一句話,他們工作的結果都是非常好的,這些照片往往都出自名家之手。網站上是找不到的,他們在全世界的分公司前些日子都在找這些照片,大家都不懂為什麼大老闆要找這些資料。
有一天,先生說以後大概不會再見到那位可憐的工友了。這麼多的日子,這位工友沒有說過一句話,可是那天晚上,當他又將車子推到走廊盡頭時,這位工友向陳先生說:「你可以平安地回去了。」
我問陳董事長那位工友有沒有謝謝他,他反過來說是他應該謝謝這位工友。他過去生活得太好,所接觸的人沒有一個窮人,也沒有一個十分不幸而可憐的。這次,他總算親眼看到了這種人,使他大開眼界。
事已至此,我覺得我必須講實話,我告訴陳董事長醫院裡沒有這樣的殘障工友,也沒有警衛看見他進來。陳董事長對這些話似乎不覺得有任何意義,他只說:「只要他要來,警衛是擋不住他的。」。
過了兩天,我被邀在陳董事長的遺囑上簽字作為證人,他在遺囑上指定了一家律師事務所負責,將他百分之九十的財產在十年內全部變賣成現金,然後將現金捐給窮人,雖然他的遺囑很短,卻有中英文對照,這家律師事務所也是以熟悉國際律法而著名的,至於捐給誰,他只指明由律師事務所找一批國內外的社會公正人士組成一個委員會來決定。
陳董事長在簽下遺囑以後,和大家一一握手,他很虛弱,沒有多說話,但他和我握手的時候,卻說「你知道,我可以平安地回去了。」
當天,陳董事長在家人陪伴之下,平安地離開人世。
我將這件事的經過一五一十地告訴了陳董事長的兒子,他說他瞭解了這幾句話的意義了。他說他的爸爸一輩子都被社會上認為是一個極為能幹的人,其實他也有一顆柔軟的心,他也極有慈悲心,只是沒有被激發出來,沒有想到的是,在他臨終以前,有這麼一個遭遇,使他在臨終之時,完全換了一個人。
我決定問先生兒子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我問他,「你認為真有那麼一位殘障工友嗎?」沒有想到他毫不猶豫地就回答「他絕對存在,只要你關懷這種人,你就會看到他。」
陳董事長的事情已經結束了,對我而言,我已不會再去追究究竟有沒有那位工友,我只希望能看到這種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歡迎回應或分享心得:
(歡迎指出應更正之處,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