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波阿斯對那至近的親屬說:「從摩押地回來的拿俄米,現在要賣我們族兄以利米勒的那塊地;

波阿施坦承的告知那位不知名的至親,他有較優先的權力來決定這件事,其次才是他,「以外在沒有別人了」(V.4)這句話未必表示以勒米勒除此之外就沒有其他的親屬或族人,但它表明了事情只會到波阿斯就結束,因為波阿斯絕不會把這個權利再讓給其他的人。「你可以在這裡的人面前和我本國的長老面前說明」這句話就是一個完整的法律用詞,表明自述者本身的法律立場,若他要行使至親的權利,這是無人能反對的,而且是有長老做見證而立即有效的,從至親最初的回答說:「我肯贖(買)」可知,贖回(買)這塊土地對他本身是有利的,或至少是他有能力來做的;既使他必須因這土地的獲得而付出相當的代價;波阿斯接著提出說:「你從拿俄米手中買這地的時候,也當娶(買)死人的妻摩押女子路得,使死人在產業上存留他的名」時,這表示他也必須「娶」(買)路得,也就是須為此付出聘金及照顧路得、拿俄米日後的生活,並且要為以利米勒留後,這表示將來這土地的所有權仍然是歸於以利米勒的名下,而不是他自己(參考路得記26-在別人的需要中看見自己的責任),他卻改變決定,將這個權利讓給波阿斯,他的理由沒有錯,且不論路得是一個摩押女子出身的寡婦,單就經濟利益來說,這確實是對他的產業不利的。
波阿斯在此所提出的條件必定是符合當時以色列的律法及風俗,以至於那位至親無法有任何的反駁,而且也是所有在場的長老及眾人所認可的,波阿斯在此首先提出的是關於土地的贖回(買),接著才是娶(買)路得,對那位至親來說,若能夠只贖回(買) 土地,而不需娶(買)路得時,他是願意的,但若是將這兩件是連結在一起,則是他不所不能接受的損失;相反的,對波阿斯來說,他是願意為了路得而付出一切的,事實上在後文中也證明了,對這位不知名的至親所看為對自己產業不利的,在波阿斯的身上反而是得到極大祝福的。而這其中所牽涉到的土地、後裔,都是在士師時代相當重要的主題,從士師時期的開始,以色列人就不肯付出爭戰勝利的代價來盡力取得上帝所應許的土地,一直到士師時代的末期,他們千方百計的要為便雅敏支派留後,不惜將無辜的基列.雅比滅族而搶掠處女,又埋伏搶奪士羅的女子。波阿斯和這位不知名的至親的對比,實在是對士師時代極大的諷刺。
人常只想「依賴」上帝的恩典,可以使人不勞而獲,選取自己喜愛的部分;然而真正的「依靠」是因著完全的順服而建立的,順服不是有條件的取捨,這樣的信心只有真正認識上帝的恩典的人才能。波阿斯就像耶穌所講的比喻一樣:「天國好像寶貝藏在地裡,人遇見了就把它藏起來,歡歡喜喜地去變賣一切所有的,買這塊地」(馬太福音13:44)。
【默想】
l
你是否認識上帝藏在你生命裡的寶藏而努力的去獲得呢?
詩歌連結:豐盛的應許
祢仰臉保守祢所愛的,祢護庇永遠不離不棄;
祢將我從淤泥裡捧起,放我在祢的手心。
我憑著信心領取,祢豐盛的應許。
世界也不能奪去,神美好的旨意。
我憑著信心領取,祢恩典永不止息。
看見美好應許成就,榮耀全都歸於祢。
我等候主我相信,祢愛我永不放棄。
世界也不能奪去,神美好的旨意。
我等候主我相信,祢旨意高過我的。
看見美好應許成就,我全心全意敬拜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歡迎回應或分享心得:
(歡迎指出應更正之處,謝謝!)